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心逸天气网 > 天气生活 > 人土为安的土葬 历史上的土葬

人土为安的土葬 历史上的土葬

作者:admin  发布:2024-05-23 18:27:51   心逸天气网   网址:http://www.xyk8.com/shenghuo/136173.html

导读:所谓葬俗即丧葬礼俗的简称,而所谓的丧葬礼俗主要是指安葬、悼念亡者的一系列仪式活动及习惯,其本应包括帝王将相的和俗民的。那么,人土为安的土葬是什么?历史上的土葬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人土为安的土葬 历史上的土葬

丧葬

人土为安的土葬

土葬是将死者直接或以棺木收殓后埋葬于土地中的丧葬形式。在中国,土葬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最为普遍使用的丧葬方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土葬的习俗。土葬可以分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两大类。一次葬的土葬还可以分为:把死者的尸体直接安葬在大地中的无棺椁土葬和把死者装殓在葬具中再埋葬于地下的有棺椁土葬两类。而作为二次葬的土葬也可以分成把死者的遗骨安葬于土中和把死者火化后的骨灰安葬在土地中两类。

历史上的土葬

根据考古发现,距今约27000年的山顶洞人就已有土葬的风俗,而从所发现的墓葬里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和随葬品情况看,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幽明世界以及在那里人们与阳世间一样生活的观念,同时也已有了简单的葬礼。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土葬开始大量使用。距今7000年左右,就开始有使用各种葬具土葬死者的习俗。

纵观历史上的土葬,虽都是入土为安,但因时代、区域或阶层、民族等的不同,人们的墓制也有着区别。最早的土葬,大约都是竖穴土坑墓,即在地上挖一个土坑,把尸体放入,放上一点随葬品,然后加以掩埋,而且没有坟丘。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有了一点变化,既有单身葬,也有合葬墓,而且出现了将许多已埋葬过的尸骨迁移而合葬的二次葬和用有孔陶瓮装殓小孩尸体再土葬的瓮棺葬,以及出现在土坑中使用木板葬具的情况和用人殉葬的现象。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墓主为一位头朝南的壮年男子,其东西两侧有蚌壳堆塑的龙和虎,墓的东、西、北各葬一个殉葬的青少年,表明其已有了等级的差别。(图1)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男女合葬、女子为男子殉葬等现象出现,同时也出现了土坑中加木板垒筑木椁的现象。

人土为安的土葬 历史上的土葬

丧葬

进入阶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商周时期,那些帝王陵墓极尽奢华,虽然殷汤和周文王、武王、周公等“皆无丘垅之处”,没有高大的封土堆,但却有地面上的享堂和巨大的地下墓室、椁室和基道,里面有大量随葬品,并殉葬人和车马等。周王朝时,墓葬等级规定:“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此外,在中原地区,这时的贵族当中也出现了异穴合葬的葬法。

春秋战国以后,中原统治阶级的许多墓在地面上筑起了坟丘。到了秦汉时期,帝王的陵墓有像小山丘一样高大的封土堆和地面上的陵园建筑,地下亦有巨大的地宫。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没有太大变化。民间除了竖穴土坑墓一直延续外,战国晚期以后到西汉中期,曾流行用砖、石材料建筑的横穴式洞室墓和土洞墓。东汉到隋唐则流行砖室墓。唐代以后,平民用的土洞墓,砖室墓也变成长方形的,并延续到明清时期。此外,在宋元时期,仿木结构的砖室墓曾流行过一段时间,在陕西的关中地区,甚至延续至今。

除了汉族外,中国古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使用土葬。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汉代,南方的古越族也使用土葬,他们有石棺葬、土墩墓、土墩石室墓、铜鼓葬等,也有加墓道的土坑木椁墓。云南祥云县大波那遗址中出土有木椁干栏式铜棺,可见当时的人们使用土坑墓的葬法。北方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实行土葬。东汉的乌恒人就实行土葬,其“俗贵兵死,殓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夫余人也如此,但“死则有椁无棺。杀死人殉葬,多者以百数。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东沃沮人习惯举族合葬在大木椁中,“其葬作大木椁,长十余丈,开一头作户。新死者皆假埋之,才使覆形,皮肉尽,乃取骨置椁中。举家皆共一椁,刻木如生形,随死者为数”。魏晋南北朝的勿吉人仍行土葬,其父母如在春、夏死亡,须立即埋葬,并在坟上作屋,使其不被雨淋湿,而秋冬则可能有所不同。唐代东北的靺鞨人“死者穿地埋土,以身衬土,无棺殓之具”,仍保持土葬。宋元的女真人继续行土葬,“死者埋之而无棺椁,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所有祭祀之物尽焚之”。

结语:以上整理的“人土为安的土葬,历史上的土葬”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6月16日13时39分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APP下载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xyk8.com All Rights Reserved